在繁華喧囂的都市之中,浙江省非遺館如同一方靜謐的綠洲,靜靜地等待著每一位探尋者的到來。這里,是歷史與現代交織的夢幻空間,是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完美融合,更是心靈得以棲息的詩意棲居地。這座建筑面積達35000平方米,展陳面積15153平方米的宏偉建筑,不僅是中國首座大型區域綜合性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更是收藏、展示和體驗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寶庫,是傳承、利用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平臺。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在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內,共展陳了1022件(套)展品,涵蓋了浙江省級以上的非遺代表性項目。這些展品不僅展示了浙江非遺的精湛技藝和獨特魅力,更通過傳承人現場展演的方式,讓觀眾能夠近距離感受到非遺文化的生動與鮮活。在這里,觀眾可以欣賞到越劇、昆曲等傳統戲劇的悠揚唱腔,領略到青田石雕、龍泉青瓷等傳統技藝的精湛工藝,還可以體驗到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的濃郁氛圍。每一件展品,都像是時間的信使,將浙江人民的智慧與創造力傳遞給每一個駐足觀賞的人。
作為全國首個智慧化非遺場館,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在數字化建設方面同樣走在前列。館內打造了非遺在線駕駛艙、非遺數據庫、非遺文獻中心和非遺數字化展示與體驗中心等多個智慧化平臺,實現了資源保存、非遺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全面升級。通過這些平臺,觀眾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非遺文化的歷史淵源、傳承發展和保護現狀,也可以在虛擬空間中親身體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數字化技術的運用,不僅讓非遺文化更加生動、直觀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也讓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更加高效、便捷。
走進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仿佛穿越了時空隧道,來到了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文化世界。這里,是生活的舞臺,是藝術的搖籃,是智慧的結晶,更是未來的希望。每一寸空間,每一縷光線,都似乎在訴說著浙江非遺的悠久歷史和動人故事。
基本陳列《越山向海》是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的一大亮點。該陳列以“一條邏輯主線+三個文化空間+若干互動體驗”的總體思路展開,全面呈現了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概況和地域文化特質。其中,“一條邏輯主線”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的十大門類為學理依據,以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的五大類型為劃分標準,將基本陳列劃分為“口傳·印記”(民間文學)、“手藝·生活”(傳統技藝、傳統美術)、“身心·智慧”(傳統醫藥、體育游藝與雜技)、“演繹·風韻”(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儀慶·精神”(民俗)五大板塊。這些板塊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浙江人生生不息的文化創造與再創造,讓觀眾在游覽中深刻感受到浙江非遺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三個文化空間”中,“向海而生”展現了浙江人民與海共生的歷史與文化。這里,海洋捕撈、海產品加工等非遺項目琳瑯滿目,讓觀眾領略到浙江海洋文化的獨特魅力。漫步在這個展區,仿佛能聽到海浪的呼喚,感受到漁民們與大海相依為命的堅韌與智慧。
“尋山問居”則聚焦于浙江的山地文化和農耕文化。傳統民居、農耕器具等非遺項目在這里得到了生動的展示,讓觀眾感受到浙江人民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與勇氣。這個展區如同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將浙江的山川美景和人民的勤勞智慧盡收眼底。
“覓水行商”則揭示了浙江水網密布的地理環境與商貿文化的緊密聯系。水上交通、商貿習俗等非遺項目在這里得到了全面的呈現,讓觀眾了解到浙江商業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這個展區如同一部鮮活的歷史教科書,讓人們在游覽中感受到浙江商業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
《知者創物》
該展廳不僅停留于工藝作品的欣賞,更著眼于“人”,帶領觀眾走入制作者的精神世界。在這里,觀眾可以欣賞到青田石雕、龍泉青瓷等傳統工藝品的精湛技藝,更可以深入了解制作者們對材料的不同處理、對技法的靈活運用、對造型和裝飾的思考以及對生活美學的執著追求。這些展品不僅僅是物質的存在,更是制作者們智慧和情感的結晶。它們通過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造型,將制作者們的內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生動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姹紫嫣紅開遍》
該展廳旨在展現浙江戲劇的歷史與發展過程中的“高光時刻”,并對浙江特色劇種進行展示。每天,這里都會進行傳統戲劇的展示展演,輪演全省不同地方特色劇種。越劇、昆曲等傳統戲劇的精湛表演在這里輪番上演,讓觀眾在欣賞戲劇的同時,感受到戲劇藝術的獨特魅力。同時,展廳還通過挖掘戲劇與人、與生活的聯系,重建與公眾的情感共鳴,讓觀眾在欣賞戲劇的同時,更加深入地了解浙江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
深圳信可威展廳設計公司專業從事上市企業展廳設計、展覽展示活動策劃、展臺設計搭建的展廳設計公司,憑借多年的市場經驗,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倉儲、全國巡展等全流程的整體解決方案。同時開發商場、專賣店規劃、設計、制作、會議活動策劃和現場布置、平面廣告創意策劃等多項服務。
九江,這座鑲嵌在長江之畔的璀璨明珠,自古以來便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而著稱。然而,在1998年的那個夏天,九江卻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特大洪水。這場洪水不僅考驗了九江人民的勇氣和智慧,更孕育出了一種偉大的精神——抗洪精神。為了銘記這段歷史,傳承這種精神,九江九八抗洪展陳館應運而生。
LaNUBE{IA} 是一個位于瓦倫西亞 CaixaForum 的高度參與性的體驗式展覽,旨在讓人們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以及這項技術如何被應用于各種教育項目。它不僅是一個展示空間,更是一個促進討論和辯論的平臺。
走進浙江大學圖書館,撲面而來的不僅是書香,更是一場空間設計的盛宴。作為一家專注于圖書館空間設計的公司,我們有幸深入探訪這座知識的殿堂,從專業角度解讀其設計理念和空間魅力。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隧道作為連接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橋梁,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與未來的希望。隧道博物館,這座國內首座以隧道及地下工程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正是這樣一個讓人心生敬畏、心馳神往的地方。它不僅是一個展覽空間,更是一座時間的隧道,引領著我們穿越時空,追尋中國隧道的輝煌足跡。
西德尼石材展廳位于福州市晉安區。作為石材展廳項目,設計不僅需展示不同石材的色澤、紋理和質地特點;更聚焦于石質材質的肌理表現而激發參觀者的視覺聯想。因此,設計團隊創作在展廳界面、元素形態、色調搭配以及配光等方面都嘗試突破以往石材展示的固有形式:由靈感激發的設計創意揉合現代藝術的編排形式,將“石”的不同性格感性化地表露出來。
2025年廣東佛山國際塑料產業展覽會,GuangdongFoshanInternationalPlasticsExpo,展會時間:2025-03-10~03-12,開放時間:09:00:00-18:00:00,舉辦地址:中國-廣東,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工展路1號,展會行業:塑料橡膠,主辦單位:廣東省塑料工業協會,舉辦周期:1年1屆,展覽面積:50014.00㎡,展商數量:950家,觀眾數量:51717人。
在外立面改造中,我們增加了立體標識,和平面彩色標識,識別度高又不會太突兀。在成為黨建中心對外窗口的同時,又與整 個街道融為一體。
曼胡默爾(mann+hummel)作為一家過濾設備的開發和生產商,擁有超過75年的歷史。他們在總部大樓內建立了一座博物館,通過各種主題展示公司的歷史、過濾技術和當前業務,以吸引參觀者并提供互動體驗。
如何讓黨建教育深入人心,讓紅色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答案或許就藏在“沉浸式體驗”之中。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那些精心設計的黨建展廳,探索它們是如何通過沉浸式體驗,打造出一系列感人至深的紅色教育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