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這座鑲嵌在四川盆地東北部的璀璨明珠,自古以來便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嘉陵江如一條碧綠的綢帶,輕輕環繞著這座城市,為其帶來了無盡的生機與活力。如今,讓我們一同走進南充市博物館的“嘉陵長歌——南充歷史文化陳列”,去探尋這座千年古城的歷史印記,感受嘉陵江畔的文明魅力。
步入序廳,一幅宏大的浮雕墻映入眼簾,這便是“嘉陵長歌”的主題形象墻。浮雕上,嘉陵江蜿蜒流淌,山川秀美,物產豐饒,人物栩栩如生,仿佛一幅生動的歷史畫卷,將南充作為水陸通衢、川北重鎮的自然人文歷史展現得淋漓盡致。站在這里,仿佛能聽到江水的潺潺流淌,感受到南充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第一部分:
曲流奇觀 人文初興
走進第一部分,我們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南充的史前時期。這里,嘉陵江中游地區孕育了生命,肇興了人文。展區通過場景復原、模型演繹等方式,生動展現了嘉陵江曲流史前動物群聚、生態宜居的壯觀景象。劍齒象牙化石等珍貴文物,更是讓我們見證了史前時期南充的自然環境與生物多樣性。
在史前人類漁獵動畫、微縮場景等展示中,我們仿佛看到了南充地區史前聚落的分布與人們的生活狀態。這些場景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史前人類的智慧與勇氣,更讓我們對南充的文明起源有了更深的認識。
第二部分:
巴國尋蹤 安漢長賦
隨著歷史的腳步,我們來到了巴國時期。南充作為巴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其政治、經濟和文化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巴人與中原文化、楚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虎紋銅鉞”等巴蜀虎紋青銅兵器,不僅展示了巴人的尚武精神,更讓我們看到了巴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緊密聯系。LED屏上的重點展品解讀,更是讓我們深入了解了南充地區巴文化的形成和對外交流史。
在“定都閬中”數字場景中,我們仿佛置身于巴人定都閬中的歷史時刻,感受到了南充地區成為巴文化中心的輝煌與榮耀。同時,我們還看到了南充發現的秦國錢幣等文物,這些文物不僅證明了巴蜀文化最終融入了中原文化,更讓我們看到了南充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此外,展區還通過投影地圖、漢代農事畫像磚紋樣動態視頻等方式,生動展現了漢朝一統天下的時代背景下,南充人民為漢朝的統一所作出的貢獻。落下閎人物形象及其發明的渾天儀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了南充人民在天文歷法方面的卓越成就。
第三部分:
水陸通衢 巍巍山城
唐宋時期,南充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作為水陸通衢的南充,其商貿活動日益繁榮,文化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儀隴地區出土的宋代石刻、蓬安縣南燕鄉龍灘子村窖藏出土的宋代鍍金花卉紋銀盤等珍貴文物。
沙盤+數字演示片生動展現了南充的水陸交通體系以及商貿繁盛的場景。唐代錢幣、銅鏡等商貿繁榮的物證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了南充在唐宋時期的繁榮與昌盛。
同時,展區還通過圖文、二維半展板等方式,介紹了唐代西充籍高僧定慧禪師的事跡以及南充摩崖石刻及古剎故事。這些故事不僅讓我們了解了南充的宗教文化,更讓我們感受到了南充人民的信仰與追求。
宋代人的生活場景也是展區的一大亮點。宋墓石刻、隨葬宋俑、窖藏銀器、瓷器等豐富的出土文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宋朝南充活色生香的繁華生活圖景。特別是鍍金花卉紋銀盤等精品文物,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了宋代人對日用器具的講究與追求。
此外,展區還通過沙盤+數字演示介紹了“防蒙八柱”分布和青居城、運山城遺址等宋元戰爭時期的四川城防布局,讓我們看到了南充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南充人民的英勇與智慧。
第四部分:
川北重鎮 綢都揚名
明清時期,南充以其絲綢文化和蠶桑歷史而聞名遐邇,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綢都”。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南充絲綢產業的繁榮與輝煌。
元、明、清數百年間,南充歷為府、路治所。展區以順慶府城池為背景,通過展示明代南充地區絲綢交易帶來的大宗瓷器等文物,讓我們感受到了當時南充的繁華與盛景。這些瓷器不僅展示了南充商貿的繁榮與發達,更讓我們看到了南充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同時,展區還集中展示了明清兩朝出身南充的文官武將以及川北道貢院、文廟、書院等遺跡的多媒體影片介紹。這些文化遺跡不僅展示了南充濃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才輩出的輝煌歷史,更讓我們感受到了南充人民對文化的熱愛與傳承。
此外,展區還展示了會館、莊園、祠堂等移民建筑模型以及方言互動裝置等展品。這些展品不僅讓我們了解了南充的移民文化特色以及南充各區縣方言的獨特魅力,更讓我們感受到了南充人民的包容與開放。
在“綢都揚名”展區中,我們仿佛置身于明清時期南充的絲綢市場之中,感受到了絲綢產業的繁榮與輝煌。這些珍貴的文物和史料不僅讓我們對南充的絲綢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更讓我們對南充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充滿了敬意和感慨。
文物展示歷史的見證者 在“嘉陵長歌”展廳中,一件件珍貴的文物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從石器、陶器到青銅器、瓷器;從書畫作品到絲綢織品;從古代兵器到生活用具……這些文物不僅展示了南充地區各個歷史時期的文明成果,更讓觀眾感受到了南充人民在歷史長河中的智慧與創造力。
1. 西周虎紋銅鉞
這件銅鉞出土于南充市閬中市彭城鎮,是西周時期的禮器。銅鉞的中心雕刻著鏤空的虎紋,虎紋昂首翹尾、張口吐舌,形態生動,別具匠心。這件文物不僅展示了西周時期南充地區的青銅鑄造工藝水平,更為研究早期巴文化以及南充地區與中原地區文明交流提供了重要實證。
2. 南宋鍍金花卉紋銀盤
這件銀盤出土于南充市蓬安縣南燕鄉龍灘子村窖藏,是國家一級文物。銀盤呈圓形,敞口,窄沿,腹較淺,平底。盤內雕刻折枝花卉紋3組,莖、葉、花形狀鮮明,根莖呈曲線,葉片卷曲多變,葉刃處有細小裂紋,紋飾細膩,花朵呈完全綻開形態,花團錦簇,比例協調,形神具備,極具美感。這件文物不僅展示了南宋時期南充地區的金銀器制作工藝水平,更反映了當時社會思想開放、文人雅士輩出、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
3. 東漢鎏金負罐銅鳥
這件銅鳥出土于南充市相如故城東漢磚室墓中,是館藏“明星”展品之一。銅鳥質地為銅,鎏金,長16.5厘米,寬7.5厘米,高10.5厘米。頭圓,喙尖長而直,羽翼紋飾清晰,尾下垂,雙足直立。鳥背中部斜靠一罐。這件文物不僅展示了東漢時期南充地區的青銅鑄造工藝水平,更反映了當時社會對于喪葬文化的重視和對于生命的敬畏。
嘉陵長歌——南充歷史文化陳列不僅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歷史之旅,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文化的盛宴。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南充人民的智慧與勇氣、勤勞與善良;感受到了南充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讓我們共同銘記這段輝煌的歷史,傳承和發揚南充的優秀文化傳統,為南充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申能國際綠色展示館以清潔能源的開發運用及綠色金融創新為主要內容,致力于成為陸家嘴金融城宣傳綠色低碳和節能環保的新窗口,成為展示申能清潔能源發展和綠色金融實踐的新平臺。
在宜賓市博物院的宏偉殿堂中,一場穿越時空的歷史盛宴正緩緩拉開序幕。這里,是《我住長江頭——宜賓歷史文化陳列》的所在地,一個以“江”為媒,串聯起宜賓從古至今輝煌篇章的展覽空間。展覽總面積約1950平方米,精心挑選并展出了600余件(套)珍貴文物,它們如同歷史的見證者,靜靜地訴說著宜賓的過往與輝煌。
通過對時代楷模主題的凝練,展示尕布龍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純潔的白色和共產黨人的本色奠定了序廳的基調。尕布龍同志的雕像靜靜地佇立在黨旗前凝望著草原。極致的空間設計,詮釋出他崇高理想信念,一生求索,為人民服務!
阿特蘭斯作為家居照明行業的領航者,攜手加減智庫設計事務所,在廣州2022全屋定制家居展上共同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展廳設計。鑒于展位位于展會垂直交通的核心節點,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既帶來了巨大的人流優勢,也對設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最大化利用這一優勢,設計團隊突破傳統,創造性地以品牌故事為引導,以事件策劃為主線,重塑了展會展廳的設計邏輯。
LaNUBE{IA} 是一個位于瓦倫西亞 CaixaForum 的高度參與性的體驗式展覽,旨在讓人們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以及這項技術如何被應用于各種教育項目。它不僅是一個展示空間,更是一個促進討論和辯論的平臺。
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5航站樓內,一座占地400平方米的博物館以“四方館”為名,突破了傳統博物館的物理邊界,將全球旅客的候機時間轉化為一場跨越千年的文明朝圣。作為全球首家機場在地文物博物館,它選址于承載“涇渭分明”地理奇觀與周秦漢唐文明層積的洪瀆原,以“文物+場景+科技”的立體敘事,重構了機場作為“現代絲綢之路驛站”的文化屬性。
這座江南文化明珠,鑲嵌在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人民廣場的北側,以其國家一級博物館的榮耀身份,熠熠生輝。它是一座集收藏、展示、教育、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如同一扇窗口,向世人展示著地域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江南水鄉的獨特魅力。
曾經年少的我們,已為人父母,看著孩子天真無邪的笑容,也會懷念起自己的青蔥歲月想起那些泛黃的畫面,回憶起童年的樂趣,如果有一個追憶童年的博物館,那該是什么樣子呢?
離太陽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常設展覽,高原之魂·民俗之光